请问在张元素的《医学启源》中开头的“天地六位藏象图”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运用?
简单的说是上古时代神农姜氏 , 分三部九候的一种类象的比喻方法。
使学人便于理解经络藏府是为一体。
图中;上部 天 在人体分肺 上焦 心包络三候,
中部人 在 人体分肝 中焦 胆 三候 。
下部地 在 人体分脾 下焦 和肾三候。
气阴双补之生脉饮,生脉而不容易上火,更是夏季必备的佳品
什么样的脉像适合用生脉饮?
是细而无力的脉,用手搭在脉搏上感觉就像头发丝那样细,像海绵那样无力。这种脉象提示的是气阴两虚。
气虚,动力不足,所以脉搏无力;阴虚,血管中血容量不足,所以脉细。
气阴两虚的人多容易疲劳,乏力,气短,心悸,或自汗出,语声低微,喜静赖动等,往往伴随低血压的症状。
这种低血压是因为血管中血容量减少,加之动力不足,所以血压长期偏低,这种用生脉饮来升高血压具有很好的效果。
夏季为什么更容易出现气阴两伤?为什么补充冷饮更伤害身体?
夏季人体的气血会从体内外发出体表,加之暑邪耗散气血,很容易出现气血耗伤的表现。夏季因为天气闷热,人体会通过大量排汗来带走过多的热量,但同时人体的水分也会大量丢失。中医讲“阳加于阴谓之汗”,水分大量丢失的同时,人体的阳气也是损伤的,所以如果单纯的贪食冷饮,虽然补充了水分,但是却会更加耗伤身体的阳气,长期下去会让身体更加虚弱。
生脉饮补气生津,既能补充水分的不足,又能补充能量的消耗,所以服用生脉饮后整个人会觉得活力满满。
生脉饮仅由麦冬、五味子、人参三味药组成,却可以气阴双补,滋阴降火,补而不腻。
其中麦冬有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称麦冬“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
五味子具有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 本经 》: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
可见五味子不仅能够滋阴,生津,还能够补元气不足,尤其是收敛耗散的元气。
人参可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
《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可见人参是补气生津的要药。
生脉饮仅三味药,却能大补元气,生津固脱,临床上治疗气阴两虚的所致的各种病症。
1、夏季暑邪耗散所致的虚脱乏力。症见气短、自汗、心慌胸闷等。
2、低血压。气血不足的低血压,表现为头晕,乏力,少气懒言等。
3、虚火上炎。吃补气血的药容易上火,表现为咽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但这种火为虚火,不适合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此时用生脉饮是合适的。
4、干咳不止。肺阴不足,肺气耗上,则久咳而无痰,咳声无力,常伴随气短,此时适用生脉饮。
《医学启源》,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何谓不虚不实,以经调之
虚实在中医里多数指的是五脏阴阳的虚实。只要五脏出现虚实一般都是中度或重度病症,都会在体表反应出来的。。。
不虚不实,指病没到五脏里面,属轻度病症。这时只要以推拿和针灸循经调之,即可。
医学启源中肝苦急是什么意思
一个方面的解释,就是急躁,烦躁。第二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关于因为肝主筋,筋脉的拘急痉挛也都应称为急,“肝苦急”我解释它应该包括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情志方面急躁,烦怒;病态方面是指经脉的拘紧挛急,这个时候我们看不管它是急躁也好还是拘急也好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为是这种肝实证,就是肝气的不舒、拘紧,我们从这条去测它的症的话,那么我觉得“急食甘以缓之”这一条它的症状应该有头晕、目赤、耳鸣、两胁胀满、器脏的疼痛、胸闷不舒,还可以有消化道的症状,像腹胀、不欲饮食或者兼有便溏、或是女性的月经不调等这些症状,有这些症状时“急食甘以缓之”。在情志上面好比说在发怒急躁的时候“急食甘以缓之”,不管是用甘味的食物还是药物去缓它,这种应该说可能性不大,我觉得这一条主要还应该指:筋脉的拘急或者说挛缩,因为只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用甘缓之,包括后世所用的白芍、甘草就是大量的甘草配白芍去缓急止痛的时候,只有是从这种角度解释,那么后世的用药上面用白芍配大量甘草去缓急止痛的时候才能解释得通,也就是说这一条上所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它应该是肝实证。
中药古今研究:苍术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止汗,除热,消食,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2、《本草经集注》:“味苦、甘,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3、《雷公炮制药性论》:“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湿,压山岗气,散温疟。泔浸一宿,换泔浸,炒用。”
4、《玉楸药解》:“味甘、微辛,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利水,泻饮消痰,行瘀郁去满,化癖除症,理吞吐酸腐,辟山川瘴疠,起筋骨之痿软,回溲溺之混浊。”
5、《本草新编》:“苍术,气辛,味浓,性散能发汗。入足阳明、太阴经。亦能消湿,去胸中冷气,辟山岚瘴气,解瘟疫尸鬼之气,尤善止心疼。”
6、《本草备要》:“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消肿满,辟恶气。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又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及脾湿下流,肠风带浊。”
7、《本草崇原》:“气味苦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8、《本草便读》:“辛苦气温,燥湿强脾能发汗。芳香质壮,宣中解郁并驱邪。破水结之囊,浊痰尽化。平胃中之敦阜,瘴疠全消。”
9、《药性歌括四百味》:“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祛瘴疫。”
10、《冯氏锦囊秘录》:“味苦、甘、辛,气温,无毒。苦辛重而甘味轻,故燥烈除湿之功则有余,补中扶脾之功则不足矣。”
11、《药笼小品》:“”苦温辛烈。 燥湿强脾,发汗逐痰,饮辟恶气。总解痰气血湿食五郁燥结。”
12、《中药大辞典》:“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13、《中华本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14、《外科证治全生集》:“治脾胃寒湿,消痰逐水,不伏水土,止泻痢霍乱,久服延年。”
15、”《名医别录》:“主头痛,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暖胃消谷嗜食。”
16、《本经逢原》:“疏泄阳明之湿而安太阴,辟时行恶气。”
17、《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18、《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19、《本草求原》:“止水泻飨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20、《医学启源》:“苍术,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少。”
21、《本草通玄》:“苍术,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大抵卑监之土,宜与白术以培之,敦阜之土,宜与苍术以平之。”
22、《药品化义》:“”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皮肤水肿,皆辛烈逐邪之功也。”
23、《本草从新》:“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素、丁香烯等。尚含白术内酯、苍术烯内酯丙等。《中国药典》规定:含苍术素不得少于0.30%,麸炒苍术含苍术素不得少于0.20%。
2、作用:苍术有抗溃疡、保肝、止泻、调理肠胃功能、抗炎等作用。
《医学启源》祛湿善用白术
《医学启源》对白术的青睐处处可见,将其视为祛湿要药。
该书"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篇明确指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此后集中体现证治精髓的"主治心法"篇涉及白术最多,如"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去痰。用白术、枳实、半夏、防风、苦参、泽泻、苍术""饮水多致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用药凡例"篇指出"凡水泻,茯苓、白术为君,芍药、甘草佐之"。"泻痢水泄"篇言"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六气方治"篇所列9首治"湿土"方剂,有5首用到白术"。张元素的传世名方枳术丸即以白术配枳实而成。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既补气健脾,又可通过燥湿利尿有效排除因脾虚而停滞于体内的湿浊;又性温燥,为脾所善,可满足脾在病理状态下的需要。对于脾虚出现的湿邪阻滞、倦怠乏力、身体困重,或吐泻、水肿、白带过多等白术最为适合,故被视为"健脾除湿第一要药"。
《医学启源》将白术列为"湿化成中央"类药,言"其用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脾胃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脾胃、生津液五也;主肌热六也;治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以上所言均与湿密切相关,足见白术祛湿之功著。
{ 刘宇, 王彦刚. 《医学启源》祛湿经验浅析 [J]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 (08): 6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