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到底有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2月14日,中央军委关于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传达到全军士兵。
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布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的范围内“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1979.3.2解放军攻占越南谅山省府大楼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伤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1979年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而返。
1979年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1979年3月4日,谅山被我军攻克。1979年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前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另有资料显示:1979年3月4日谅山攻防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量使用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米,可以说,谅山的战术,完全是中国实践苏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样板(此信息来源于《中越战争备忘录》)。
还有越战老兵回忆:当时国内深恨越南反水,于是军方从国内运去了一火车皮的炸药,将高平、谅山的所有工厂近乎爆破完毕。此二处的工厂大量为中国援建,中方此举即为复仇。
第三阶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1979年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1979年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1979年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缴获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中国和越南的战争是怎样开始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
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中越战争的起因:
越南因素:
1、越战结束后,越共自认战胜美国,狭隘的民族野心暴长,妄想建立地区霸权。
2、在中苏两国中选择了强大的苏联为依靠。
3、推测中国刚结束动乱,无力与它一战。
4、其北部地形,人员基础、军事装备、部队实战经验,越方占优。
5、配合苏联围堵中国发展空间。
6、领土野心。
7、驱赶华侨,给中国带来压力。
8、边境跳起争端。
9、苏联的阴谋和越南的野心。
中方因素:
国内因素-重聚人气:
1、提高民族凝聚力:文革刚结束,政治斗争的影响还在,民族士气低落,各阶层矛盾重重。对越自卫反击战可以提高、恢复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核心地位,缓解、转移国内矛盾,凝聚人心、提高我国军队及民族士气。
2、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及领导:邓公刚上台不久,需要在中国共产党中树立威信及核心位置,并强调“党指挥枪”,重新握稳枪杆子。
3、操练部队:文革期间,部队管理混乱,军心有待重整,同时通过此战摸一摸我国军队战斗力如何。
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争取更大的国际战略空间:
1、削弱甚至打破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霸权地位:中苏交恶,而此时越南倚靠苏联甚至受苏联支使公然在我边境及周边国家滋事,因此打击
越南就是对苏联霸权的回应,树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强势位置。而之前邓公访美也是借我国与美关系攀升之势,先向美国打招呼,以
取得美国认同,另一方面向苏联施压:中国打击越南苏联最好不要插手,在这一点上中美是取得一致的。
2、结合朝鲜战争(树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地位,确立了中国在东北亚的绝对强势地位,打出了到现在为止都能看得到的战略空间,威
震世界)、中苏珍宝岛之战(表明了中国宁愿冒受核打击之风险也不畏强权争取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威震苏联)、中印之战(树立了中国
在第三世界中的老大地位,并通过打压印度,威震南亚),再通过打击越南、帮助柬埔寨等国以威震东南亚,从而完善中国的周边环境并确
立中国在亚洲应有的作用(只可惜现在只差打击东倭,大家拭目以待)。
国内因素及地缘政治因素并不是直接因素或导火索,其对我国发动对越反击战只起推动作用。即:如果此时打一仗会对当时国家内部整体
形势及我国周边形势有利,但若没有下面的原因,我国也不可能冒然打击越南。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伤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而返。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后被透进入中国境内,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迫后撤,中国紧急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既拼刺刀(解放军炮兵所谓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拼刺刀),两方皆损失惨重。 3月4日,越军308师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另有资料显示:3月4日谅山攻防战中,中国军队大量使用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米,可以说,谅山的战术,完全是中国实践苏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样板(此信息来源于《中越战争备忘录》)。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越自卫反击战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伤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而返。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 1979.3.2解放军攻占越南谅山省府大楼
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3月4日,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另有资料显示:3月4日谅山攻防战中,中国军队大量使用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米,可以说,谅山的战术,完全是中国实践苏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样板(此信息来源于《中越战争备忘录》)。 还有越战老兵回忆:当时国内深恨越南反水,于是军方从国内运去了一火车皮的炸药,将高平、谅山的所有工厂近乎爆破完毕。此二处的工厂大量为中国援建,中方此举即为复仇。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後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求对越自卫反击战详细站因及大概过程
852行动计划简图
战前准备情况
1985年春天,851行动计划后,东山地区的越军遭我军打击后伤亡惨重,我东山的防御态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山方向的防御态势,我军决定主动出击,歼越拔点,占领越军的156、168、166、138、小尖山等阵地以及南嘎地区,同时对167号阵地进行出击拔点,作战任务代号为“852行动计划”。
在老山地区,我军防线当面为越军313师、356师,其前线炮连、通信分队多由女子组成,在167号阵地上的越军为313师14团7营(欠4连)。在166、168号阵地东侧为1连,连指设在166号阵地;156号阵地、167号阵地为3连,连指设167号阵地;营指在164号阵地。整个阵地由石洞、石缝、掩蔽部及多道堑壕、交通壕互相连通,组成纵横交错,明暗结合,侧射、倒打、上、中、下的立体火力网,阵地前沿以及阵地间隙还布设有不规则、大密度的防步兵雷场。
考虑到出击的隐蔽性,因此要求出击当天上半夜必须有月亮,利用月色进行秘密摸进,下半夜月亮必须消失以便于隐蔽潜伏的步兵,经气象部门的努力,最终把出击行动选定在1985年的3月8日这天进行,根据计划:各个出击分队的第一波攻击队各路将利用2时30分左右拂晓前的一段夜暗时间在敌前沿秘密摸进,分别以35~105分钟贴近至越军阵地待机,其中步兵1师1团6连(硬骨头6连)将负责攻占138、小尖山阵地;步兵1师2团1连负责攻占168号阵地;2团2连负责攻占156号阵地;2团3连负责攻占清水河门户166号阵地同时出击167号阵地;步兵1师3团1连负责攻占南嘎;步兵2团2营4连、6连(欠1排)、炮兵连(欠迫击炮排)、机枪连(欠一个班)担负军工任务;中央军委直属干扰17团率大功率干扰机对越军的无线电指挥网实施电子压制。为达成奇袭效果,作战计划决定一反常规,不采用以往我军惯用的炮兵覆盖尔后延伸掩护步兵冲击的打法,步兵秘密摸进予敌突然袭击,把越军堵死在洞中然后采取分片围剿,炮兵在战斗发起前不进行任何火力准备,以免引起越军作出反应,在战斗过程中炮兵火力将根据步兵需要,以准确的火力及时支援步兵战斗;根据这次战斗作战地域小,出击纵深浅,师特意配置了两挺14.5mm高机、4挺12.7mm高机、6挺7.62mm轻重两用机枪组成机枪火力支援队,由2团1机连负责组成,另外以4门82mm无和两门75mm无组成小炮火力支援分队,两火力支援队专门封锁阵前100米以内和侧翼、结合部、间隙地、屯兵洞、火力点等炮兵火力死角,为担任出击任务的步兵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小口径的火炮担任38个射击目标,其中50~80米为60mm迫击炮射击区,80~150米为82mm迫击炮射击区,120~200米为100mm迫击炮射击区,大口径炮主要负责压制我前沿200米以外越军步兵和浅近纵深越军炮兵。
各相关单位接受作战任务后,前后5次统一组织步炮指挥员及战斗班组骨干,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156、166、168、167、138、小尖山等出击地区的地形及敌情进行了反复的勘察。摸清了越军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和障碍设置,同时选择了步兵攻击路线,确定了炮火拦截地段,对所有阵地统一进行了目标编号和地形地物代号,为了摸清越军的活动规律,在116、144、146、262、541、××号阵地(未能查出该阵地号)和偏马开辟了了8个观察哨,以夜视器材,分片划块,定点对相关阵地进行昼夜观察。同时,各团根据预想的战斗情况,分别进行了沙盘推演,并选择相似地形,按方案反复进行了秘密摸进、打洞搜剿、抗敌反扑,转取防御和偷袭不成转强攻等内容的实兵演练。
后勤部门也立即进行了准备,为作战部队囤积了106吨弹药以及7天的食品,各炮群也根据可能的情况囤积了足够基数的弹药;在前沿阵地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到行动前两天,一共新构了短洞17个,长187米(可容600余人)的波纹钢猫耳洞51个,掩蔽部24个,掩盖观察工事18个,掩盖射击工事26个,挖掘交通壕3,200米,战斗打响前的几天,组织人员提前秘密开辟通路15,000余米,排雷2,789枚,其中在166号阵地南北两侧、166号阵地北侧山腰和低部秘密开辟了5条接近166前沿通道1,545米,搜排各种地雷1,800多枚。
1985年3月8日凌晨,852行动计划如期实施。
求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细节故事,越多越好,够精彩的,追加分数,不设上限
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伤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而返。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 1979.3.2解放军攻占越南谅山省府大楼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着,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
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3月4日,谅山被我军攻克。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另有资料显示:3月4日谅山攻防战中,中国军队大量使用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米,可以说,谅山的战术,完全是中国实践苏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样板(此信息来源于《中越战争备忘录》)。
还有越战老兵回忆:当时国内深恨越南反水,于是军方从国内运去了一火车皮的炸药,将高平、谅山的所有工厂近乎爆破完毕。此二处的工厂大量为中国援建,中方此举即为复仇。
第三阶段
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缴获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
编辑本段
东西战场
东线战场
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
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对越战争1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
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此外,越军中越边境一线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
誓师大会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11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越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该师原驻南方,19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东线军团
我东线兵团编为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于1979年2月17日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
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助攻部队正在茶灵方向与敌激战,呈胶着状态,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
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43军坦克团3小时(11时)进至东溪,14时48分42军126师378团杀到,18时376团也与坦克团汇合,巩固了东溪防御,43军坦克团脱离步兵掩护,单独防御东溪3小时,显示我军步坦协同问题较大,如果不是越军处于被突破初期的混乱中,该团处境堪忧。水口方向已夺占大桥,并架好骡马桥。东集团突破同登。
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大桥通过,经过复和县城,上靠松山,进入四号公路,追赶徒步进攻的步兵部队。但事实上水口作战部队并未打下复和县城,穿插路线上的要点还控制在越军手中,原担任该地区作战的部队无法继续攻击上述地区和要点,一部分部队被越军击退。军区前指果断命令19日到达龙州的机动部队在水口、复和地区加入战斗。
我机动兵团体力充沛,战斗作风顽强,乘汽车成两路纵队边打边进,立即攻打平江架桥地区周围要点。舟桥84团1个营冒着敌人炮火顽强作业,先后付出20余人的代价后架起了浮桥。此时被堵在班翁水障的部队迅速沿水口、复和、靠松山、四号公路向高平城开进,然而临时改变进攻路线,曲折迂回,一路白白浪费一昼夜时间。
坦克穿插机动兵团在打通四号公路的强攻中,部队付出了许多无谓的代价,特别是搭乘坦克的步兵部队,一路上更是横遭惨祸,一些部队为了让搭乘步兵不被甩下坦克,竟然用背包带将士兵固定在坦克上,结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笔者在军区内部记录片上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尚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绑在坦克上。
在高平战区执行穿插的两个部队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象地为大家展现了其中的艰苦,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定一昼夜穿插到位,合围高平越军,实际上穿插四昼夜,期间穿插部队首长为了按时穿插到位,一路不与军区电台联系,以至于许世友司令员大发脾气,战后全军通报批评。其实许世友司令员并不了解四野部队的战斗作风,其实即便与军区联系上了,军区又能给他们什么支援,为什么战前不仔细勘测地形,精选突破地域,为什么战前竟想不到敌人可能破坏道路,扒开水库,为什么因循守旧,拼死去强攻敌重兵守卫的水口,布局关,而不迂回绕过,就好像西线杨得志避开老街正面从两侧插入敌后,虽然夺取时间较晚,但伤亡小,为什么战前对敌情的了解往往与事实不符。为什么没有料到敌人会在我军迂回穿插道路上大量布雷,标定火力打击诸元。事实上一些穿插部队是被越军火力打垮的。一句话,打仗想当然,用老经验套新情况,参谋军官老化,不知己知彼。
宜将剩勇追穷寇2月18日,越军发现我穿插部队,急调346团,851团2营、3营9连,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反坦克火箭炮兵连”进占高平以南博山之651、526、490高地,企图阻挡我军南集团穿插部队,掩护主力撤退,19日我南集团先后战穿插路线上的地雷阵、竹签阵、人工断壁,突破层层阻击,歼灭了上述越精锐阻击部队,其中缴获的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现在还陈列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
2月20日,我南集团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高平市区,至此南集团穿插部队基本到位。就在南集团穿插企图被越军发现的同时,我北集团的行动也同时被越战区指挥官判定为是穿插迂回。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于我军。越346师急调一个连乘汽车抢占天险安乐,企图迟滞我北集团快速穿插部队推进速度。
我北集团快速部队由坦克团1营及搭乘的67团2营组成,从通农出发,向河安方向前进,直插扣屯,控制扣屯要点,造成尖刀突破的有利态势。67团主力随后跟进,2营主力当日在安乐地区与越军乘汽车阻击的一个连遭遇,该营及时请示,越级上报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员下令歼灭之。但由于当时三军不佳的通讯指挥系统以及业务人员缺乏训练,传到下面走了样,竟成了原地组织防御,结果尖刀部队没有及时完全占领扣屯地区。
我北集团第一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而当时由于情报不准,以为越852团在班庄。这支部队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进入天奉大岭时遭敌阻击,道路被毁,前进受阻。至此,我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高平敌军只有由南集团歼击之。军区前指另调机动集团龙州旅从西面避开越军阻击,会攻高平城,此时班翁水障经过我工兵、民兵抢修排水,终于在31小时后能够通行,前运后调趋于正常,后勤供给重新畅通。
2月24日,龙州旅,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由军区吴忠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高平省城,但歼灭之敌只是掩护部队,越346师下落不明。25日,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扫荡,由南北集团组成铁臂来回搜索清剿,机动集团寻歼346师师直及指挥所。2月26日至3月上旬,346师及地方残余部队基本被歼灭,但没有发现346师指挥机关,估计已经逃出合围圈。
东集团2月17日-23日奋战同登,发扬我炮兵火力优势,全歼当地越军全部,创造东线第一个歼灭战范例。2月27日,东集团加强部分师团,进至谅山外围。7时50分进行10分钟炮火急袭,8时各步兵分队展开。29日扫清外围,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许世友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西线战场
红河是云南中越边境的界河,宽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红河右岸,耸立着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敌人重兵设防,控制要点,封锁河面。
2月16日21时,西线我13军利用夜暗,秘密迅速地运动到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在七个渡口偷渡红河,至17日7时,成功地渡过了4个步兵团,3个加强步兵营和1个边防连,占领了滩头阵地,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被俘多少人?
金平:(资料来源:金平县志)35101部队 金平烈士陵园前园:671(尹鸿伟说是700多) 蒙自:(资料来源:蒙自县志,尹鸿伟网友专辑)35223部队等 蒙自烈士陵园:297(含民兵20余) 屏边:(资料来源:屏边县志)35223,35263部队等 988 (尹鸿伟说是1000多) 河口:(资料来源:河口县志)35201部队等 水头烈士陵园:354(含民兵) 小南溪烈士陵园:266 富宁:(资料来源:富宁县志) 富宁烈士陵园:89(79年至80年代的都有) 麻栗坡:(资料来源:老山兰网站)35201部队等 麻栗坡烈士陵园:总共937(含民兵) 1979年2月自卫还击时期:97 1981年5月扣林山作战:131 1984年4月老山,八里河东山作战:632 其它战场:77(此处未作交待) 具体可以看这个网站: 西畴:(资料来源:老山兰网站)35106部队等 西畴南疆烈士陵园:134(其中者阴山115,老山19) 看这个: 马关:(资料来源:马关县志)35213,35550部队等 551名(含支前参战民兵民工27,地方干部9) 包括1980年收复罗家坪大山作战 马白烈士陵园:158 仁和烈士陵园:290 都龙烈士陵园:103 广西方向: 那坡:(资料来源:网友介绍) 那坡烈士陵园:936(战士:721,民兵和军工:215) 靖西:(资料来源:中越战争备忘录网站图片) 靖西革命烈士公墓:35041部队 1040(含民兵24) 龙州:(资料来源:龙州县志) 那罕革命烈士陵园:53314部队 182(含民兵30) 那衣革命烈士陵园:53256部队 320 龙头山革命烈士陵园:53251部队 531 叫堪革命烈土陵园: 甲区:53242部队,53246部队 343 乙区:53364部队 62 自善革命烈士陵园: 甲区:53468部队 259 乙区:53359部队 145 凭祥:(资料来源:凭祥县志,中越战争备忘录网站图片) 匠纸(丈止)烈士陵园: 1118(网上资料,也有说法是936) 夏石烈士陵园:54259部队等 154(1981年5月法卡山战斗,后迁葬) 南山烈士陵园:?(不明,可能匠纸烈士陵园应是936人,而1118这个数据中包含了南山烈士陵园中的数) (凭祥县志中仅提到了各个烈士陵园,未具体介绍数目) 宁明:(资料来源:宁明县志) 峙浪点有墓区3个:412 北山点有墓区2个:132 桐棉点有墓区2个:131 防城:(资料来源:防城县志) 城北烈士墓园:311 上面那个资料可以印证这个资料: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共牺牲6954人(这个数据可能不包括民兵和军工等支前人数),伤14800多人,尤其是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令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教训深刻(昆明军区后勤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 其中西线云南我军伤亡7,886人(亡2,812人、失踪15人)。 11军:671人,葬在金平。 13军:八十四名干部(含配属部队三十九名)、九百四十二名战士(含配属部队三百九十四名)光荣牺牲。(1026人,分葬在蒙自,屏边) 14军:717人,分葬在河口和麻栗坡。 50军(云南方向50军只有149师,而且归13军指挥):245人?葬在屏边(蒙自297+屏边988-13军的1026)。 总计:2659人,和2812人有误差。还有153人不知是哪个部队的。 另还有种说法:1986年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在国防大学做国际形势报告时提到我军1979年阵亡8000多人,负伤20000多人。这个数据和“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也有误差,不知以那个为准。(可能刘所说的包括民兵和军工等支前人员。) 两山轮战从1军开始烈士遗体都带回去安葬。 在老山兰上可查到两山轮战时我军共牺牲939人,支前民工牺牲64人。其中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632人,安葬在西畴南疆烈士陵园19人,其余352人都被带回安葬。 总计79年至89年我共牺牲10715人(此处按最多人数算,大体上差不多,可能有点小的出入)。 说明:1各烈士陵园中包含了民兵,军工等支前人员,而我军的统计中这两项是分开的。 2各烈士陵园不全包括自卫还击战(指79年至89年这段时间)中牺牲的军人和其他人员,其它各时期中也有(象麻栗坡烈士陵园和西畴南疆烈士陵园中就有,大家可以到我给的网站中自己看看)。 3参战部队大多采用战时代号,对号入座时不必大惊小怪。 4部分地区烈士陵园较多的地区为方便管理,对一些陵园进行了集中迁葬。 再补一个关于79年双方俘虏的数据: 1979年5月21日至6月22日,中越双方在友谊关进行了5次战俘交换,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1636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238名. 其中 1.1979年5月21日,第一次交换: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一百二十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四十余名. 2.1979年5月28日,第二次交换: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一百一十余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二十名. 3.1979年6月5日,第三次交换: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四百八十余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五十余名. 4.1979年6月13日,第四次交换: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五百五十余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六十余名. 5.1979年6月22日,第五次交换: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装人员三百五十余名,越方移交给中方被俘官兵五十余名. 备注: 1.其中由于越方一名被俘高平市民兵拒绝遣返,越方作为报复扣留中方一名被俘人员. 2.越方同时归还一名被俘后死亡的中方士兵骨灰. 3.中方战俘在越南每日供应两餐,约六两粮食,实际不到四两.回国后检查伤俘时发现50%患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症. 没找到79年后我军被俘人数的数据,但可以肯定85年67军至少有一人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