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中的作用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配合12个志愿军军级单位作战,共参加大小战役30余次,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步兵的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志愿军步兵部队的一致好评。
喀秋莎火箭炮第21师在总结作战经验时,时,曾这样写到:“对反击目标先以火箭齐放,尔后步兵攻击,形成了当时反击作战的战术,凡能经火箭齐放之目标,敌势必失去战斗能力,因而步兵能顺利攻占之。”
扩展资料:
火箭炮兵209团装备24门喀秋莎,在步兵发起反击作战前,通常以全团24门喀秋莎进行火力准备,轰击预定攻击目标,极大杀伤敌军,为步兵反击开道。
在阵地反复争夺中,只要步兵呼叫炮火支援,就以营或连齐射进行支援,压制敌军炮火,以炮火覆盖进攻的敌军步兵集群,有利配合了步兵。
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的金城反击战中,火箭炮部队更是活跃,仅团级规模的齐放射击就有69次,极大支援了步兵的进攻。当时步兵看到火箭炮发射时的壮观场面,都会情不自禁地欢呼:“炮兵万岁!”,将喀秋莎火箭炮称之为炮兵之王。
上甘岭,“喀秋莎”参战居然是绝密,炮兵歼敌12800余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刚刚建国的新中国就面临着国防安全的严峻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遏制 社会 主义阵营的扩张,悍然派大军进入朝鲜半岛作战,并且一度将战火燃到了鸭绿江畔。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家卫国,发起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
而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为了弥补与美军在火力上的差距,从苏联“借来”了一批秘密武器,它们就是苏联的经典重火力装备——“喀秋莎”火箭炮。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大发神威,让志愿军炮兵歼敌12800余人。
“喀秋莎”火箭炮是苏联在二战中研制的,于1941年装备苏军部队,它创造性地把重型卡车作为火箭炮的底座,让这种火箭炮具备了优秀的机动性。“喀秋莎”火箭炮射程可达8500米,可同时发射8~16枚火箭弹,二战中,它是苏军强大火力的来源。
“喀秋莎”火箭炮的本名为BM-13型火箭炮,但由于它在生产时处于极度保密的状态,以至于发射火箭炮的士兵都不清楚自己操作的武器叫什么名字。不过,其炮架上印有字母“K”,因此苏军士兵们便将它以苏联著名民歌“喀秋莎”的名字命名,意为“美丽的姑娘”。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便得到了“喀秋莎”火箭炮有力的火力支援。当时,志愿军面临美军强大的火力压制,美军向上甘岭阵地调集了16个炮兵营、8个坦克连、共计310们大炮,向志愿军发起猛烈炮击。
而苏联方面向志愿军提供了120门“喀秋莎”火箭炮的支援,由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负责调动。他认为,上甘岭战役中,敌军聚集在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适合“喀秋莎”火箭炮的大范围火力覆盖,便将“喀秋莎”全部投入了上甘岭战役,并取得了歼敌12800余人的辉煌战果。
对于当时的志愿军来说,“喀秋莎”火箭炮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武器。由于火箭炮发射的尾焰很长,一轮发射后,虽然会对敌军造成极大打击,但自身的位置也会暴露,容易遭到敌军火力的反击。
秦基伟军长便将“运动战”的风格贯彻到“喀秋莎”的使用中,每打完一轮齐射,便利用“喀秋莎”底座为卡车,转移机动性强的特点,快速进行战术机动,让敌军的反击炮火落空,因此“喀秋莎”火箭炮也被美军称为“幽灵般的火力”。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凭什么一战称神?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为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真正扬名抗美援朝是在旷日持久的上甘岭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