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意义:平型关大捷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其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进一步统一了共产党内部的战略思想,增进了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规律的认识。
扩展资料: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历史意义是什么?
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扩展资料
英雄事迹:
猛子战群敌,在杨得志六八五团的阵地上,战斗开始后,人称‘猛子’的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指挥全连战士首先用手榴弹炸翻了日军行进在最前面的十余辆汽车,然后率20名大刀队员冲入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
曾贤生先后用大刀砍倒了十几个鬼子,自己也多处负伤。在身疲力尽之时,被五六名敌人团团包围,曾贤生毅然拉响身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喋血老爷庙,在乔沟伏击战中,被围困在西段公路上的日军抢先占领了老爷庙前高地,居高临下向处于沟底的八路军进行反击,给八路军造成很大威胁。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命三营夺回老爷庙高地,敌我双方拼杀在一起,6架敌机前来助战。
三营战士不怕敌机威胁,奋勇作战,副团长杨勇和营长邓克明先后负重伤。三营伤亡过半,九连最后只剩下十余人仍在坚持战斗。在六八五团、六八七团各一部的配合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血战,终于夺回了老爷庙高地,聚在该地区的400多名敌人全部被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1、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经过一天激战,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了日军的许多武器装备。更加重要的是平型关伏击战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压制了日本侵略军嚣张气焰。
2、平型关大捷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信念。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二次大胜利(第一为1933年喜峰口战役),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3、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平型关是我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有自然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军事博物馆。
平型关战役胜利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主要意义:
首先,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在开辟敌后根据地时,走到哪里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大批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八路军。防守平型关的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鼓舞下,增强了斗志。
扩展资料:
1937年9月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向平型关进犯。
第115师作为八路军抗日先遣部队,改编前夕即于8月22日由陕西三原出发,经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迎着日本侵略军的攻击锋芒,日夜兼程,挺进山西。
时任第115师独立团3营教导员的李水清回忆说:“聂荣臻副师长说,这是我们八路军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这一仗必须打好,必须打胜,要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以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决心。”
1937年9月24日,部队急行军前往平型关。雨下得太大,一路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洪。当晚,林彪、聂荣臻率第115师主力冒雨设伏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高地,确定了“拦头、斩腰、断尾”的部署并于25日拂晓前完成了战斗准备。
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第115师设伏地域。由于道路狭窄,雨后路面泥泞,其车辆人马拥挤堵塞,行动缓慢。
第115师立即抓住有利战机,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并乘势将日军压迫于老爷庙至小寨村的狭谷之中。
日军在飞机掩护下疯狂反扑,企图突围。我军英勇顽强,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打退敌多次反扑,激战至13时许将被围日军全歼,战斗胜利结束。
曾经参加战斗的方国安老人回忆,战斗结束后,半山坡上,鬼子的骑兵连人带马横尸遍地,公路旁和山沟里鬼子的尸体一个挨着一个,河滩上积着一摊摊的血迹,山沟里被击毁的汽车上面和车轮下面也有不少鬼子的尸体。
此战,第115师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军马50余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牵制了日军第5师团的进攻,支援了平汉路和同蒲路上的国民党军作战。
蒋介石在致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上海职业救国会电贺八路军:“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
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它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行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