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函数的余切函数的图像
余切函数的图像如下所示:
任意角终边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的横坐标除以该点的非零纵坐标,角的顶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而该角的始边则与正x轴重合。简单点理解: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锐角的邻边和对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切。
余切表示用“cot+角度”,如:30°的余切表示为cot 30°;角A的余切表示为cot A。旧时用ctg A来表示余切,和cot A是一样的。假设∠A的对边为a、邻边为b,那么cot A= b/a(即邻边比对边)。
扩展资料:
余切的发展历史:
叙利亚天文学家、数学家阿尔巴坦尼(850-929)于920年左右,制成了自0到90度相隔1度的余切表。
14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的后裔,中亚细亚的阿鲁伯(1393--1449)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和数学用表的计算,他的正弦表精确到小数9位,他还制作了30到45度之间相隔为1",45到90度的相隔为5"7\"的正切表。
英国数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布拉瓦丁(1290-1349)首先把正切、余切引入他的三角计算之中。
cotx等于什么图像?
cotx等于1/tanx。
cot是余切,为正切的倒数。所以cotx=1/tanx。
相关信息:
1、余切函数的图象由一些隔离的分支组成。余切函数是无界函数,可取一切实数值,也是奇函数和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是π。
2、cotx=1/tanx=cosx/sinx,cot是余切的意思,它等于正切的倒数。余切是三角函数的一种,是正切的余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某锐角的相邻直角边和相对直角边的比,叫做该锐角的余切。
3、余切函数的性质是:余切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R,没有最大值、最小值;余切函数是周期函数,周期是Π;余切函数是奇函数,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余切函数在每一个开区间(kΠ,(k+1)Π)(k∈Z)上都是减函数。
余割函数,正割函数,余切函数的图像,以及他们的定义域,谢谢了
1、余割函数(y=cscx),定义域为{x|x≠kπ,k∈Z},图像如下:
2、正割函数( y=secx),定义域为{x|x≠kπ+,k∈Z},图像如下:
3、余切函数(y=cotx),定义域为 {x|x≠kπ,k∈Z},图像如下:
扩展资料:
1、余割函数性质:
(1)在三角函数定义中,cscα=r/y。
(2)余割函数与正弦互为倒数:cscx=1/sinx。
(3)值域:{y|y≥1或y≤-1}。
(4)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2π。
(5)奇偶性:奇函数。
(6)图像渐近线:x=kπ,k∈Z余割函数与正弦函数互为倒数)。
2、正割函数性质
(1)值域:secx≥1或secx≤-1。
(2)奇偶性:偶函数,即sec(-θ)=secθ.图像对称于y轴。
(3)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2π。
(4) 单调性:(2kπ- ,2kπ],[2kπ+π,2kπ+ ),k∈Z上递减;在区间[2kπ,2kπ+),(2kπ+π/2,2kπ+π],k∈Z上递增。
3、余切函数性质
(1)值域:余切函数的值域是实数集R,没有最大值、最小值。
(2)周期性:最小周期是π。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余切函数在每一个开区间 上都是减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割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割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余切
余切函数的图像和正切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
余切函数的图像和正切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关系。
余切与正切互为倒数,用“cot+角度”表示。余切函数的图象由一些隔离的分支组成。余切函数是无界函数,可取一切实数值,也是奇函数和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是π。
余切表示用“cot+角度”,如:30°的余切表示为cot 30°;角A的余切表示为cot A。旧时用ctg A来表示余切,和cot A是一样的。假设∠A的对边为a、邻边为b,那么cot A= b/a(即邻边比对边)。
扩展资料:
在平面三角形中,正切定理说明任意两条边的和除以第一条边减第二条边的差所得的商等于这两条边的对角的和的一半的正切除以第一条边对角减第二条边对角的差的一半的正切所得的商。
法兰西斯·韦达(Franccedil;ois Viète)曾在他对三角法研究的第一本著作《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法则》中提出正切定理。
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切并不具有单值函数意义上的反函数。三角函数在复数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常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