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底,俄罗斯武装部队以“特别军事行动”的名义跨越俄乌边境,配合乌东民间武装向乌克兰政府军发起进攻,俄乌战争爆发。
然而,就在外界舆论普遍认为俄军将以摧枯拉朽之势实现战争目标时,俄军却在乌克兰战场连连传出陷入苦战的消息,这不禁令世人大跌眼镜。
不过,作为旁观者的中国也从这场俄乌战争中收获了不少,俄罗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鲁莽地与西方全面对抗并不是一个上佳之策。
对此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国还需要快速发展30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对付西方,这或许是最理想的方案,而那时候的美国将拿中国毫无办法。
大国崛起的漫漫长路回顾英国、美国、苏联这些全球性大国的崛起之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全球大国的崛起总是漫长而艰难,需要人们对此报以良好的耐心,这是历史的规律。
一般而言,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首要步骤就是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国家,即便不是第一,也不能与第一拉开过大的差距。
以美国为例,在1776年,北美诸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经过长达120余年的发展,美国在19世纪末成功成为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其GDP总量占全球总量的18.5%,同期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占比为18.3%。
不过,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此时的美国完全不具备与欧洲各国叫板的实力,更不用说与大英帝国抗衡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英两国在文化、科技、军事、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差距依然是相当明显的。
然而一战的爆发为美国带来了战略机遇。由于美国并未加入同盟国与协约国任何一方,因此美国可以公开与战争双方进行军火贸易,大发战争财。
当一战结束时,欧洲各国已经元气大伤,此时美国GDP总量占全球总量的46.17%,具备了接替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实力。
但美国真正成为头号强国还是在二战结束后。在整场二战中,美国凭借强大的国力两线作战,既击败了太平洋战场的日本,又击败了欧洲战场的德国。
1950年二战结束,美国GDP占全球总量的51.52%,此时的美国才真正取代英国,成为了保存至今的超级大国。
从19世纪末获得GDP第一的宝座,再到1950年成为世界霸主,美国花费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而且还经历了二战中血与火的考验。由此可见,成为全球性大国的道路是十分崎岖的。
俄乌战争的警示而在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反而是极其希望俄罗斯“动武”的国家。当俄罗斯宣布动武后,美国几乎是以迫不及待的姿态要求欧洲盟友切断与俄罗斯的一切经贸往来。
而在对乌军援中,美国以逐步升级的方式给予乌克兰援助,让乌军总能拥有抵御俄军攻势的武器,但却得不到快速击垮俄军的强力进攻性武器,例如F-16战机与M1主战坦克。
明眼人都能看出一个结论:美国是希望俄乌战争爆发的国家,而且希望这场战争的烈度与持续时间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它的这一决策并不难理解:眼下俄罗斯与美国的国力相差甚远,美国通过北约东扩逼迫俄罗斯主动出击,实际上就是不给俄罗斯“发育”的任何时机,通过战火与制裁为俄罗斯“放血”,从而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决了这头强大的北方巨熊。
吸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教训后,身为局外人的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道理:美国作为亲身经历过大国崛起的国家,其对国际政治的操纵手段是相当熟练的。对于这个颇具战略眼光的对手,我们决不能轻易犯错。
中国何时令美国低头?根据世界银行组织报告,在2022年 ,中国GDP总量尚未超越美国,GDP总量接近20亿美元,而美国GDP总量为25.3亿美元。
但若按照国民购买力计算,中国已经在2014年前后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换句话说,今天的中美两国可以类比19世纪末美英两国经济总量即将逆转的时间点。
但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只是中国完成崛起目标的第一小步而已。就现在而言,中国在科技、军事、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多个领域依然与美国存在差距。
例如在军事方面,美国坐拥全球最强大的海空军事力量,拥有多达11艘核动力航母。而中国海军目前最新建造的福建舰航母,排水量也依然能未超过美军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航母总数也仅有3艘,与美国海军的实力相差甚远。
此外,美国还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370余个海外军事基地,它们配合强大的美国海军确保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保持稳定。而中国目前唯一的海外军事基地是用于海上反恐的吉布提基地,海外作战能力无法与美国相比。
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现状是中国海军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中国目前将西太平洋反介入/拒止体系视为解放军最优先建设的体系,尽可能优先确保中国周边海域不被美国军事力量威胁。
至于全球远洋作战能力,那是中国海军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现在谈及显得有些为时尚早。
根据眼下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同时参照美国一战、二战崛起的经验,我们至少还需要30年时间追平在科技、文化、军事上的差距。
如果有必要,中国也必须用一次军事行动彻底证明自己的实力已经不惧美国,例如在台海地区执行一次反介入作战,逼退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只有当世界各国看到中国“秀出肌肉”后,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