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结束,民政局刚上班,就迎来了“爆满的离婚队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离婚潮往往发生在几个关键的节点:
过年之后,孩子高考结束后,孩子结婚之后。
先来看两组数据。
2021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有764万对,而办理离婚的人数有283万对。
2021年,还有了“离婚冷静期”的出台。
这说明什么?
即使有离婚冷静期,也挡不住那些“过不下去,真心打算离婚的夫妻”。
而在2019年,离婚人数有480万对;
即使在2020年,离婚人数也有434万对。
是什么让我们对婚姻不再“抱有敬畏之心”?
是什么让夫妻之间的感情,走到再也过不下去的程度?
年后民政局离婚人数爆满,意味着什么?
-01“节后综合征”的因素百科中对其解释是:
一般在节日之后发生,一个人会出现抑郁,焦虑,暴躁等各种不安的心理状态。
当这种状态在春节假期时,就会被放大。
比如:
夫妻因为去谁家过年,大吵一架;
因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矛盾;
儿媳妇因为公婆的态度,跟丈夫吵了一架;
丈夫因为岳父岳母家的事情,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种种矛盾累积起来,就像是一个导火索。
本身夫妻之间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在年前年后,被瞬间放大。
这种状况下,夫妻俩很难再以平常心面对彼此。
更何况,已经熬过了“离婚冷静期”,却依旧没有冷静下来,所以才选择去办理离婚。
家庭氛围好不好,取决于夫妻关系是否和谐。
有一个咨询案例。
一位太太每次跟丈夫吵架时,都会用“我们离婚吧”来要挟丈夫。
而这个丈夫性格也很倔,每次自己的错误,都不愿意低头认错,习惯冷处理问题。
就这样,两个人的矛盾在春节期间彻底爆发。
已经在商量着离婚的事情,等过了离婚冷静期,就选择离婚。
至于孩子,有些坚定离婚的夫妻认为:
与其让孩子生活在一地鸡毛,充满矛盾的家庭环境下,不如让孩子的世界也清静些。
-02“婚外的感情”导致离婚人数增加看到一个帖子。
春节期间,丈夫去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然后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女友。
多年未见,旧情复燃,发现心中依旧有彼此。
就这样,在酒精的驱使下,两个人没能守住原则,背叛了婚姻。
看过一个数据说:
过年期间的同学聚会,往往是“婚外感情”的高发时间。
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有可能在同学聚会上做了一些不可弥补的错事。
在当下的婚恋环境中,很少有人愿意容忍伴侣的背叛。
为什么同学聚会,容易导致婚外感情的产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蔡格尼克效应”。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未完成心理”。
意思是:
相对于那些我们已经完成的事情,我们对于未完成的事情,往往记忆更加深刻。
哪怕时间过去许久,未完成的事情,在我们心中就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前任、初恋、旧情人,这些都是我们记忆中“未完成的事情”。
一段感情中途结束,没有进入你想要的环节,就会给人留下遗憾。
在这种不甘心,遗憾的心理中,人的道德感,自我约束力,就会经受考验。
有些人能抵挡住诱惑,有些人就无法抵挡。
-03离婚伤害的是谁?其实是孩子。
亲戚家的孩子,8岁,父母离婚2年。
在离婚之后,父母双双再婚,并且再婚之后,父母都即将拥有新的孩子。
她特别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焦虑,渴望得到关注。
跟这个小女孩交流时,你能明显感觉到她内心是缺少关爱的。
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获取更多的爱,她小小年纪就很有心眼。
会察言观色,就是个“小大人”。
她很害怕周围的亲人离开她。
其实,这就是父母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主要影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氛围一地鸡毛,父母每天争吵的原生家庭环境下,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更大。
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在糟糕的原生家庭里成长,还不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跟谁。
对于父母而言,离婚只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开始新的婚姻。
但对孩子而言,父母离婚却很容易毁掉他的一生。
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与三观,都是不完整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年后离婚人数爆满?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