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近日,市场消息称,BOSS直聘网站显示古茗同时在上海和南京招聘HR和人事专员以及拓展顾问等职位。工作地点前期显示在杭州区域,但明确标注“负责市场的新区域和新客户开发”,而针对的城市则是上海和南京。
2月20日,古茗方面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没有相关的计划。界面新闻在BOSS直聘网站上看到,古茗在南京开放了销售经理相关职位,但上海则暂未有信息显示。
古茗于2010年在浙江台州开出第一家门店,但15年过去,这个在2月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品牌至今还没有开进上海与北京,这放在整个新茶饮行业里都是个“异类”。
古茗创始人王云安曾对此解释称,对于河北及北京而言,古茗的供应链和仓库还未能触达,而上海奶茶行业竞争激烈,需要思考差异化,且外卖需求占比更大。
与一众茶饮同行不同的是,古茗在门店布局上采取地域加密策略。
“在一个城市,要么不开店,要么就会密集开店。”王云安曾这样对外阐述古茗的开店策略,而招股书中称,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过500家,则表示该地区具备了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称之为关键规模,并借助在已具有关键规模的省份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策略性地进入邻近省份。
目前,古茗在全国范围内还有17个省份尚未布局。
但供应链布局与加密策略仍无法完全解释,一个新茶饮头部品牌为什么就是不进上海、北京。事实上,在古茗最新的招股书里,它已经将门店开去了河北,供应链体系要触达北京并非难题,而上海周边早已被古茗包围。
一个可能是,上海与北京确实成本太高、竞争太激烈了。
奈雪的茶2024年中报显示,上海与北京是其直营门店中同店表现最差的两个市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上海的门店经营利润率仅为2%,北京则为1.5%,而同期西安市场能做到19.1%,大本营深圳则为15.9%。
连创始于上海的沪上阿姨都很少布局这里。沪上阿姨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其全国门店数量为8437家,而上海门店数量仅为87家,北京门店数量则为175家。
作为中间价格带奶茶的代表,古茗的基本盘是下沉市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78.8%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在大众现制茶饮店门店数目排名前五的品牌中占比最高。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占比进一步增至80%。与此同时,其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仅为3%。
古茗在下沉市场其实也经营得不错。古茗在招股书中称,2023年古茗加盟商的单店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单店经营利润率达20.2%,而同期其他大众茶饮约为10%-15%。
但问题也在于,这一利润水平对于3、4、5线城市而言可行,但如果去到一线城市或许很难吸引足够多的加盟商。而对此前全力筹备港交所上市的古茗来说,贸然挺进上海、北京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一旦表现不好或许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判断。
不过,古茗也曾试水过上海市场。2024年6月,古茗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附近开过一家恋爱向手游“恋与深空”主题联名快闪店,仅开放3天。在联名IP热度以及古茗稀缺性的加持下,这家只提供3款饮品的快闪店一度爆单8000杯,#做不完,根本做不完#、#古茗员工要碎了#、#农茗工#等话题在当时颇具讨论度。
目前看来,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古茗或许仍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挺进北京、上海,重现快闪店的火热,以提振品牌声量。毕竟它眼下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哥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首日发行价定在9.94港元,收盘却跌至9.3港元,跌幅6.44%,仍未摆脱新茶饮企业上市首日即破发的窘境。
资本市场“不爱喝茶”也由于,2024年的新茶饮市场,隐约可见触顶时刻。窄门餐眼截至1月15日的数据显示,“奶茶饮品”行业门店总数达39.3万家,近一年新开11.1万家门店,其中,净增长显示为-3.88万家。
身处茶饮连锁竞争最为激烈的中间价格带,古茗也很难独善其身。据古茗招股书,其单店日均GMV,在2021年至2023年经历了从6000元、6200元、6800元的连续上升之后,2024年前三季度出现首次下降,至6500元,下降幅度为4.4%。
在加盟商流失方面,在2021年-2024前三季度,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别为6.2%、6.7%、 8.3%及11.7%。古茗对此的解释是,新加入的加盟商的流失率通常较高,而2021年至2023年新加入的加盟商数目一直上升;2024年茶饮行业整体放缓及竞争加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新式茶饮行业已从初期的快速扩张、激烈争夺份额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