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后战在“时间管理哲学”下博弈,中国国象在时间沉淀中发展网友刷爆了_热点资讯__轻舞信息网轻舞信息网

轻舞信息网
家电维修服务网站

棋后战在“时间管理哲学”下博弈,中国国象在时间沉淀中发展网友刷爆了

2025年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半程结束,居文君以4比2领先谭中怡。

“这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较量。”

2025年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下称:国象棋后战)开赛前,国际棋联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维克多·波罗说出了自己对“棋后战”的评价和期待。比赛上半程的较量,也基本符合了他的预期。

4月10日,在两位“老对手”现任棋后居文君和前世界冠军谭中怡之间展开的国象棋后战结束了上半程的较量,前六轮对弈中,居文君以总比分4比2领先,在12盘慢棋制的比赛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尽管比分不像上一届那样胶着,但这场被国际棋联评价为“两种时间管理哲学的对抗”中,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展现出持续位居顶峰的强大实力。更重要的是,在64格的棋盘外,这场世界棋联最高级别的棋后战再一次成了国象运动在中国发展的助推剂。

居文君在超长对局中胜率更高。

一场关于“时间管理哲学”的博弈

这是国象棋后战历史上第五次见证中国女棋手的德比。棋盘两侧的居文君和谭中怡也是熟悉至极。

两位同样出生在1991年的棋手,从青少年起就是中国女子国际象棋的代表人物。2005年全国少年锦标赛上,居文君和谭中怡首次交锋,那盘以和棋告终的对弈开启了两人“亦敌亦友”的传奇征程。

后来,两人都进入国家队,2016年的巴库奥赛,居文君和谭中怡在关键轮次轮流坐镇一台,最终帮助中国女队时隔12年重夺冠军。2018年,谭中怡已是世界棋联历史上第16位棋后,当时获得挑战权的正是居文君。那一次巅峰对决,双方经历12盘慢棋和4盘快棋的鏖战,居文君以3胜5和2负、总分5.5比4.5获胜。彼时,谭中怡亲自为居文君戴上了第17任冠军的皇冠。

距离两位棋手首次在正式比赛中对弈过去了整整20年,她们又一次在世界棋联的最高舞台上相遇。一份有意思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她们对弈147盘,胜负相差仅5盘,这种势均力敌的长期竞争,在世界女子棋坛实属罕见。

在如今这场被国际棋联评价为“似曾相识”的对弈中,居文君和谭中怡延续着各自的鲜明特点——根据国际棋联的官方数据,在此前147次交手中,有43%的对局胜负取决于“时间压力的处理”。这种独特的竞争模式在本次世锦赛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比赛期间,谭中怡在接受采访时笑称,“还嫌自己下得不够快”。

国际棋联的技术报告显示:在双方过往交手中,用时超过6小时的超长对局,居文君胜率达61%;而3小时内结束的速战局,谭中怡则以57%的胜率占优。这种微妙的差异也在本届棋后战的第二、三局得到完美印证——谭中怡利用时间压力逼出对手失误,居文君则在“马拉松对局”中笑到最后。

第二局中,当居文君在时间压力下走出缓手时,谭中怡敏锐抓住机会,利用居文君的用时紧张,在40回合后加速进攻,最终逼迫对手犯错。谭中怡赛后坦言,“我知道居文君时间不够,所以故意保持复杂局面。”

第三局,持续了87回合的“马拉松对局”则展现了居文君的耐心和沉稳,扳平比分。这盘棋双方平均每步思考时间达4分12秒,创下本届赛事纪录,实在是一场煎熬的大战。赛后,居文君坦言这样的比赛算是进入了自己的状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对局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在用时方面其实没有绝对的规则,自己能够控制好就行。”

前四局战成1.5平之后,第五局中,居文君在走第10步时考虑了近10分钟,但也凭借那次长考策略和精确的中局战术确立优势,成为上半程领先结束的转折点。赛后,她的团队向国际棋联透露:“居文君宁愿花时间确保最佳走法,也不愿仓促行棋。”

这样的比赛过程,也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的扎实和沉稳。以至于国际棋联都在赛后高度评价:“这场比赛不仅是棋艺的比拼,更是两种时间管理哲学的对抗。”

在上海主场作战,现场有不少居文君的小粉丝前来观战。

棋盘上的冷静与拼搏,正在传递给年轻棋手们

不同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国际象棋这样的智力运动,赛场总是异乎寻常的安静。每场比赛前,国际棋联工作人员神情庄肃,连收放隔离伸缩带都轻手轻脚,加上现场严格的安保和管理,每一盘对弈都透着一种无声的紧张感。

有意思的是,国际棋联和上海棋院在每场比赛前十分钟安排的青少年棋手观棋活动,总能稍稍缓解一下现场的紧张气氛。距离棋盘几米之外的观赛区,不少还在上小学或是初中的棋手们总是难掩激动的情绪,探着脖子希望能看清两位棋后的风采。即便有教练和父母在旁边引导,不少小棋手还是会激动难耐地紧抓衣角,视线来回跳动在两位棋后身上,亦或是尽力压低声音窃窃私语,讨论着两位顶级棋手的布局。

这次棋后战第五轮中,一对10岁的双胞胎兄弟颇为引人关注。与居谭二人从青少年赛场开始共同成长有些相似,金以诺和金以勒兄弟两人的学棋之路则称得上是“镜像人生”。兄弟两人在课余时间以及生活里常常对弈,是最亲的队友,也是最了解彼此的对手。被问及未来的目标,兄弟俩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棋协大师,并且也希望能够像居文君和谭中怡一样,一起向更高水平的赛场冲击。

事实上,这对10岁的双胞胎对安静的比赛氛围早就习以为常了,“现场肯定会很安静,因为下棋的人需要很安静的氛围才能认真去思考。”

谈到观赛的收获时,他们会因为看到居文君和谭中怡用出了一些他们也学过的下法和策略而兴奋,“这一盘的开局我们也学过,我们可以看懂两位棋手的意图,这让我们有很强的参与感,感觉非常荣幸。”

金以勒(左)和金以诺(右)在观棋室研究这场棋后战的对局。

从上一届居文君和雷挺婕的棋后战开始,这样的观赛活动就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世界顶级棋手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力量,也激励着那些学习国际象棋的年轻棋手。

现场观赛的前国际象棋市队队员季老师就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开局策略,开赛以来的几盘对局中,最值得小朋友们关注和学习的,是对待每一步棋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拼搏状态,“第二和第三盘棋其实到中局的时候都一直比较胶着,都是有微弱优势的一方在车兵、车和异色格象的残局中‘磨’了好几个小时,才将对局拿下,尤其是在‘小母’(居文君的业内尊称)第二盘惜败后,调整心态马上在第三盘扳回一城,这种‘水’(冷静)与‘火’(拼搏)的融合尤其值得很多小朋友去思考和学习。 ”

这其实也是国际棋联和上海棋院在安排这样的现场观棋活动时希望看到的,就如上海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上海棋院院长刘世振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国际象棋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它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这样的环境氛围,无疑为棋手们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潜在棋迷群体,更为我们选拔和培养年轻棋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赛事期间,主办方举行了一系列活动,营造国际象棋的热烈氛围。

借国际顶级赛事,推动国象在中国进一步发展

四度加冕国际象棋棋后头衔的居文君,在本届棋后战的上半程结束后以4比2领先,她有机会超越谢军和侯逸凡,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写下一段新历史。当然,回到重庆主场的谭中怡,也不会轻易让居文君完成卫冕。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居文君和谭中怡长时间帮助中国女子国际象棋保持在世界最高水平,为中国的国际象棋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帮助。

来到现场观赛的沈辰梦就是如今这批热爱国象的年轻棋手中的一员。她的家长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学国际象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无论是从线上还是线下,国际象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一些下棋的软件、也有微信群的交流,教育局、体育局等政府部门都对国际象棋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里和区里经常会举办一些比赛,给各年龄段的棋手们切磋棋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季老师看来,这样的环境变化对于国象的推广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季老师曾在1993年获得全国“希望杯”团体冠军、个人亚军,并在1994年获得第二届“李成智”杯个人季军,他坦言,现在的国际象棋学习环境要比当年好得多,“国际象棋进校园这些年在上海,甚至在全国一直都在大力推进,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校、机构、更多的小朋友、家长都能够加入到‘智慧体操’这一运动中来。那么再过二三十年,一定会有更多的‘小丁立人’和‘小居文君’崭露头角,为祖国争得更多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比赛期间,“上海海湾杯”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新人王赛、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国际象棋比赛、上海国际象棋升级赛等不同层级的赛事活动也在同期进行。此外,主办方还邀请国内外国际象棋大师们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与青少年和爱好者们互动交流,办讲座、下车轮战,进一步推动国际象棋运动在上海的普及推广。

如今,这场国象棋后战在上海和重庆两地已经不仅是一场赛事,更像是一场讲述国际象棋文化和精神的嘉年华。

顶级赛事加上政策推动,让上海的国际象棋持续高速发展。

当顶级国际赛事成为一个支点,政策这根杠杆才能真正推动国际象棋运动的稳步发展。

就在棋后战期间,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在接受国际棋联采访时就谈到了“三驾马车”模式对于智力运动的帮助,通过体教融合,把棋牌项目在学校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布局,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小朋友们产生兴趣,而后支持社会办训机构,支持体校办学,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宋慧透露,“居文君小时候就是在普陀区的一所小学上学。这所学校正是属于我们‘国际象棋进校园’体教融合布局体系的一所小学,学校聘请了教练,同时体育老师在体育课程里也设置了国际象棋运动,所以居文君从小就开启了对于国际象棋的兴趣,慢慢才被发现具有这个领域惊人的天赋。”

刘世振也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上海举办了3项全国级别的国际象棋赛事,6项市级计划性赛事,以及各类推广普及赛事32场,参与人数近4万人次。2023年至2025年这两年间,上海新增了约1000名国际象棋青少年注册运动员。

不管最终居文君能不能改写历史,世界棋后的头衔这一次都将继续留在中国,而这场赛事的第五次“中国德比”也在见证着中国国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拔打报修电话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轻舞信息网 » 棋后战在“时间管理哲学”下博弈,中国国象在时间沉淀中发展网友刷爆了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轻舞信息网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