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闹剧”,让中国连锁品牌的出海美国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截至4月10日,美国对中国累计加征关税税率已经达到125%。而过去一年里曾高调宣称要大力发展美国市场的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其出海模式中有部分依赖从中国出口。尤其是泡泡玛特,它的主要生产基地就在中国。
中国较低的人力成本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让这些品牌在美国等海外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名创优品集团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9%至66.8亿元,为名创优品集团贡献了39.4%的收入。其美国市场从2021年到2024年以三位数的超高速复合增长,成为其海外业务的重要支撑,2024年美国新增门店154家,总门店数量达275家并覆盖47个大州。
叶国富称,美国是全球单店产出最高的市场之一,2025年开店将集中在占美国76%的人口、24个州的地区群体式开店,以发挥规模效应,使得仓建之间实现快速调调货,降低物流费用,提升库存效率。
此前泡泡玛特也曾高调表态对美国市场的预期。2024年,泡泡玛特北美市场营收7.2亿元,收入占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营收的比例为14.3%,同比增长556.9%;今年一季度延续爆发势头,美国市场收入已经达到该市场2024全年的收入,实现100%的增长。
泡泡玛特董事长、CEO王宁估计2025年美国门店数不低于50家,并预计2025年北美市场可以达到集团2020年时的销售额,即25.13亿元。
但在关税摩擦之中,能否延续这样的增长势头成为了这些公司目前最大的挑战。

目前,名创优品和泡泡玛特方面,都没有正面回应界面新闻关于应对美国施加关税措施的问询。
“关税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但还好影响没那么大,因为关税是基于整个生产成本的基础之上。”泡泡玛特首席运营官司德在3月26日的财报业绩沟通会上说,而这也是这家公司截至目前对关税问题的最新表态。
司德表示,此前在其内部做预算时,其实对关税有更坏的预期,因此做了很多准备。一方面是转移供应链,“我们现在越南的生产比例已经达到10%左右,还会在其他国家寻找优质的供应链,希望可以逐渐增加海外生产的比例。”2024年1月,泡泡玛特已经在越南完成其海外工厂第一批产品的生产。
另一方面,应对措施也包括可能在美国市场对部分产品提价。“当然不会整体提价,可能是一些具体的产品的价格调整。”司德说。
而一位接近名创优品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名创优品肯定需要在加大直采、调整定价、税务筹划等方面进行调整。此前在年初关税变化下,名创优品美国毛利率仍维持稳定。此外,激进的关税政策最终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加剧通胀预期。
和泡泡玛特一样,名创优品的关税应对措施也围绕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和价格调整两个方面。
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曾在3月21日举办的财报业绩会上披露,目前名创优品美国本土直采的比例已接近40%,从东南亚日韩等采购的比例迅速提升,以确保商品的供应稳定性和成本可控性。
此外,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指出,从利润率倒推,名创优品会考虑保证一定目标和利率的基础之上,去做产品价格的调整。此外,他还表示在整个行业都受到关税的冲击而普遍成本上涨的时候,名创优品的产品仍能保持性价比,这能帮助公司在挑战中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事实上,无论是泡泡玛特还是名创优品,相对于中国市场,他们在美国的利润率更高。由此在关税压力下,他们也在努力保留一部分利润空间。
2023年,泡泡玛特海外及港澳台市场毛利率为64.9%,国内市场毛利率为60.6%,相差4.3个百分点;2024年,其海外及港澳台市场毛利率为71.3%,国内市场毛利率为63.9%,相差7.4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
名创优品也有相似的定价策略,其毛绒公仔产品的身价在美国会翻3-4倍,对当地消费者而言仍是高性价比。名创优品方面曾告诉界面新闻,美国市场平均单店营收甚至堪比国内三家门店。
但对于利润空间没有那么高、仍在盈利边缘徘徊的餐饮企业来说,关税暴涨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于供应链。
4月11日,针对界面新闻就关税可能带来影响的问询,特海国际称由于形势仍在变化,当前暂不回应。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共在14个国家经营122家海底捞餐厅,其中20家位于北美地区。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特海国际都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扭亏后,2024年上半年再度亏损,直到2024年第三季度再度扭亏为盈,2024年全年实现盈利。

“关税对于餐饮出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原材料出口等方面,如果餐饮企业过于依赖国内原料供应,那么就会有一些挑战。”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界面新闻。
对于海底捞来说,其海外门店所需的新鲜食材通常在本地购买,而特色辅料则在中国进行统一采购,通过各国市场的中央厨房进行标准化处理,再配送至门店。
在运营方面,林岳认为,目前不少出海餐饮品牌都做到了本土化运营,影响相对较小。
但关税大战对未来中国餐饮品牌整体出海战略来说,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一些头部品牌,未来不排除可以在当地自建产线和供应链,但需要谨慎评估整体的投入产出比,”林岳说,“因为美国政府决策以及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很多改革带有偏见,这会影响投资者对整个投资环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