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徐一睿(日本专修大学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当代国际舞台上,传统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核武器的威慑和全球化的深入,国家间的直接军事对抗变得越来越罕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战争形态——经济战,而关税战是其表层表现,背后则是更为深层的货币战与债务战争。
关税战与货币战:财政博弈的双重表现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10日凌晨再次出手,将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大幅提高至125%。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对中国实施高关税的同时,也单方面宣布:鉴于超过75个国家已就贸易、关税、汇率操纵等问题与美方进行沟通,并在美方建议下未对美进行报复,美国已授权对这些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并在此期间将“对等关税”降至10%。这一“区别对待”的政策明确表明,关税已不仅是贸易工具,更成为美国分化全球经济体系、孤立中国的战略手段。
当前的关税政策已远超传统财政工具的功能,转变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武器和货币战的前哨。高达125%的差异化关税不仅旨在减少贸易逆差,更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重塑全球供应链,减少对中国依赖,同时为本国制造业提供保护的战略举措。这种政策反映了美国对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的不满,也是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维持全球霸权的表现。
关税战本质上是货币战和债务战争的外在表现。随着美国面临9万亿美元国债到期的巨大压力,维持美元霸权地位成为美国财政政策的核心考量。美国通过对大多数国家大幅提高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25%的极端关税,正在利用贸易胁迫手段迫使贸易伙伴屈服于其政策要求。那些顺从美国要求不进行报复的75个国家获得了90天的“缓刑”,但这种“区别对待”本质上仍是胁迫策略的一部分,而非真正的优惠。这一战略试图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增加关税收入直接缓解财政压力;二是维持美元作为全球贸易结算货币的核心地位,确保能够继续通过美元体系获取“铸币税”红利。
美元霸权使美国能够通过印钞方式部分转嫁通胀压力至全球,同时享受低成本融资优势。然而,美国目前正面临一场真正的国债危机: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不断上升,国债价格持续下滑,债券收益率不断上涨,并面临无法消化新发行国债的严峻局面。2025年需要偿还的9万亿美元国债,加上财政赤字融资需求,使美国财政部陷入前所未有的发行困境。这一债务压力直接削弱了美元的基础稳定性,也是美国不断加码关税措施的深层原因之一——通过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试图通过贸易胁迫维持美元霸权,缓解债务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然而,提高关税实际上并不能有效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关税收入相对于庞大的国债规模而言微不足道,美国真正的困境在于找不到足够的买家购买其置换国债。美国政策制定者原本期待通过市场操作引导股市资金流入债市,为国债提供购买力,但效果并不明显。投资者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正在加剧,使国债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因此,极端关税政策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和短期应对,而非解决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它可能通过扰乱全球贸易秩序反而加剧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今年美国面临9万亿美元国债到期是一个财政临界点。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美国财政的脆弱性,也揭示了当前关税战的深层动机——缓解债务重压。美国国债占GDP比重已突破120%,远超传统认为的90%安全线,这意味着美国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关税收入因此成为美国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的重要来源。特朗普希望通过向贸易伙伴加征高关税来显著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通过打压进口也能部分改善贸易平衡,减少美元外流。
保护主义与技术战:霸权维持的手段
历史上,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循环往往与大国兴衰密切相关。当前美国从自由贸易倡导者转变为保护主义实施者,恰恰印证了这一历史规律。里根总统曾警告保护主义的危害,认为它会导致本土产业依赖保护而停止创新,同时招致他国报复,最终引发全面贸易战,导致经济衰退。
讽刺的是,美国如今采取的正是里根所警告的保护主义政策。这种转变背后是美国对自身霸权地位衰落的焦虑,以及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担忧。“对等关税”实质上是美国试图通过财政手段延缓霸权转移进程的尝试,但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做法往往会加速而非延缓霸权衰落。
在当代全球竞争中,技术优势已成为国家实力的核心指标。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在37项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美国仅在8项领域排名第一。技术领先地位的丧失直接威胁美国的财政基础,因为技术优势是维持高附加值产业、确保税基稳定的关键。
关税战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试图通过财政手段维持技术优势的尝试。通过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加征125%的高额关税,美国一方面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试图减缓中国在技术领域的崛起速度。然而,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促使“世界减去美国”的新形势加速到来——各国可能更积极地构建不依赖美元的贸易体系和结算机制,形成区域性经济合作圈,减少对美国市场和美元体系的依赖。这一转变不仅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也将为构建更加多元、平衡、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创造条件。
面对关税战、货币战与债务战争交织的复杂局面,各国需要多维度策略应对这场无硝烟的财政博弈。加速推进货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优化财政结构,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推动全球财政与货币体系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财政秩序。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徐一睿
2025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