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式二尖瓣瓣膜国内上市,专家:重视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到底是什么回事_热点资讯__轻舞信息网轻舞信息网

轻舞信息网
家电维修服务网站

新干式二尖瓣瓣膜国内上市,专家:重视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到底是什么回事

4月26日,由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主办的2025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会上获悉,MITRIS RESILIA干式二尖瓣瓣膜在中国正式上市,该产品是首款采用RESILIA全封闭抗钙化技术的外科二尖瓣生物瓣膜,去年10月31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继冠心病、高血压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瓣膜病影响,平均每10位65岁以上的老人中,大约就有1位存在心脏瓣膜问题,其中又以二尖瓣疾病最为常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瓣膜就像阀门,确保血液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流动。心脏有四个瓣膜,其中最重要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这两个瓣膜承受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二尖瓣。当瓣膜因先天缺陷、风湿热、退行性变或感染等因素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就会受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

“现在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的普及,心脏瓣膜疾病的漏诊率降低,能做到超声心动图就能确诊疾病。”王春生介绍, 目前,外科置换手术依然是治疗二尖瓣疾病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生物瓣膜在临床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心脏瓣膜疾病都是通过开胸手术来治疗,创口比较大。随着科技进步,现在对二尖瓣的治疗基本都通过微创,比如胸腔镜或介入的方式,让手术本身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

“微创化已成为二尖瓣置换手术的必然趋势,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临床需求不断提高,可以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为患者预后带来综合改善。”王春生表示,随着人工瓣膜技术与材料的持续革新,生物瓣膜的耐久性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其在我国的应用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与机械瓣相比,生物瓣血栓形成的风险较低,多数患者不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从而有效降低了因抗凝治疗导致的出血等并发症风险。但在过去,生物瓣膜深受钙化问题等困扰,极大限制了瓣膜的使用寿命。

“第一代生物瓣是用动物材料制成的,比如牛心包、猪主动脉等,随着我们对于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又在抗钙化的基础上不断进展,出现RESILIA技术,能同时在组织处理和瓣膜保存中封闭钙化来源,显著提升了瓣膜耐久性。”王春生表示,“RESILIA作为我们学科不断发展进步当中的一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比过去的瓣膜有所进步和创新,还给未来的再次治疗留下了空间。即使它以后需要替换了,也不用动大手术,可以通过‘瓣中瓣’技术,就是介入的技术进行再次换瓣,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会上介绍,此次上市的MITRIS RESILIA瓣膜就采用了RESILIA技术以提升瓣膜耐久性。心脏瓣膜学会年会上最新发布的八年数据,进一步证实了RESILIA组织瓣膜的长期耐久表现。同时,MITRIS RESILIA的缝合环柔软性和低剖面设计,让瓣膜更易于植入,适合微创外科手术。

目前,MITRIS RESILIA瓣膜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全国20余家全国知名瓣膜中心完成首批植入,加速创新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

“瓣膜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业内已逐渐形成共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管委会主任凤玮表示,瓣膜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疗团队必须进行全面且长远的考量。不仅要关注首次手术的效果,更要着眼于提升患者的可持续获益。这是因为,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中位年龄相对较轻,加之二尖瓣所承受的血流冲击压力要高于其他瓣膜,更容易受损,患者未来可能会面临二次或者多次换瓣治疗的需要。

 拔打报修电话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轻舞信息网 » 新干式二尖瓣瓣膜国内上市,专家:重视瓣膜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到底是什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轻舞信息网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